<
    “回去我问问同水,看他怎么说的,这孩子,带他相看了五个了,一个都不喜欢,问他想找什么样的,偏偏又说都行,可把我气坏了,反正我拿他是没招了,马上年底,过完年他就十七了,是不能拖了。

    红霞这孩子我觉得挺好,虽说家里穷了些,但老陈头跟咱家关系一直不错,两家都知根知底的,倒也合适,哎哟,这一想,怕不是两人早就...怪不得这孩子总看不上旁人呢,怎么不跟我说呢,绕来绕去,还不是被平梅遇到了吗!”

    朱迎秋已经从震惊中回神。

    她考虑了一会,就坦然接受了。

    甚至把儿子前段时间的行为,给圆了回来。

    “啧啧,看来咱家又要有喜事咯。”说完八卦的孙平梅,比吃了酥饼还要爽。

    “啥喜事?哪来的喜事?”从铺子前头过来的江大和一脸好奇的问道。

    “说大哥你有喜事了!你马上又要当爹咯。”孙平梅又一次打趣道。

    “啊?孩他娘,你怀了?”江大和吓得手一松,盘子摔得稀碎。

    “去你的,老娘都什么岁数了,怀你个蛋。”朱迎秋气笑了,狠狠剜了他一眼。

    “哈哈哈哈,笑死我了,娘,你听到没,大哥他还想添个儿子女儿呢。”孙平梅捧着肚子,笑的直不起腰。

    恨不得躺在地上打滚。

    “说同水呢,要娶媳妇了。”张燕子从厨房出来,她给江大和解释着。

    方才虽然在干活,但是她的耳朵可没闲着。

    “大哥,二嫂看到同水跟红霞一起在街上闲逛呢,瞧着感情特别好。”江四银也插了句嘴。

    “原来是同水啊,老二,你看看你媳妇,闹出这笑话,得亏没外人在。”刚好江二勇来后院了。

    江大和有了出气的人。

    “大哥你要是不想,平梅说再多也无用啊,况且,她哪句话说错了,看来大哥确实盼着大嫂再生一个呢。”江二勇肯定是站在自已的媳妇那边。

    担心说完这话,大哥揍他。

    他连忙溜到亲娘身旁。

    这才躲过一劫。

    已经分开的江同水跟陈红霞并不知道,他们定亲的日子都被安排好了。

    彼时的江福宝,正坐在船上游湖。

    湖心有个小岛,岛上有个小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这个老和尚原先在皇城的寺庙里当过住持,后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来到这里了。

    听说这个庙,求姻缘和钱财最是灵验。

    但是想要去岛上,必须乘船。

    因此,湖边随处都可见到船夫吆喝着。

    价钱似乎都商量好了,一个人来回要十文,一船能坐八个人,必须等坐满了船夫才开始划船。

    若是喜清静,或者不想等,还有另外一种坐船方式。

    那就是包船。

    一船一吊钱,随便几人,立马出发,只要不超过八人就好。

    江福宝四人,选择了包船。

    这价钱都能买不少肉了,不算低,但是湖心岛,离得实在是远,大冬天的,船夫划的满身汗,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划到岛边,还得在这等着他们下来,一天撑死也就划三趟。

    有时候天气不好,或者人少,一天也就一两趟。

    甚至开不了张。

    每月还得孝敬管理这片湖的官差。

    船若是破了坏了,更要花大价钱修。

    真真是赚个辛苦钱。

    岛上不是平路,有些像爬山,但比起江家村后头的高山,简直像个小土坡。

    走了一刻钟的样子,就来到庙里了。

    跨过门槛,江福宝的鼻尖嗅到一股浓烈的香火味。

    庙虽不大,但是里面有十来个人。

    有的围在老和尚那,有的正在燃香祈愿。

    庙里不止老和尚一人,还有一个年轻的小和尚忙活着。

    江福宝走过去,想要买香,话刚出口,就见面前的小和尚愣住。

    “香不需要买,施主若是非要给银子,往功德箱里投些香火钱便好。”

    小和尚双手合十,对江福宝说。

    “好,那劳烦给我三根香。”江福宝伸手,小和尚递给她。

    孟不咎也拿了三根,雪浣倒是无所求,她现在每天都过得好开心,而且,这个庙,只求钱财和姻缘,跟她没关系,于是,她蹲在一边,看着地上的枯草打发时间。

    灵山倒是也拿了三根香,东南西北的拜完,求佛祖赐他一段姻缘。

    少爷说过,只要他遇到合适的,就帮他娶妻呢。

    江福宝则是许愿家里能赚大钱,一直富裕到死的那天。

    最好十代内,都不缺钱。

    孟不咎许愿时,看了一眼身旁的江福宝。

    他在心里默念道。

    【求佛祖保佑福宝妹妹以后有段好姻缘,让她被宠着无忧无虑的过完一生。】

    “不咎哥哥,你好了没?你许的什么愿呀?”插完香的江福宝,掏了一粒碎银,放进功德箱,随后好奇的问道。

    “说出来,就不灵验咯。”孟不咎轻笑两声,不肯说,他从钱袋子里选了个最重的银子。

    第472章 最贵的酒楼

    “好吧,我猜不咎哥哥定是求佛祖赐你一个好娘子呢,是不是呀?你不说算,反正肯定是这样,哈哈!”江福宝知道,孟不咎从不把金银看在眼里。

    那就只能是求姻缘了。

    孟不咎看着她笑而不语。

    从寺庙离开,坐上船,四人返回原处。

    天色渐深,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孟不咎领着他们来到一处酒楼。

    这家酒楼的菜出了名的贵,哪怕是素菜,一道也要半两银子。

    荤菜更别提了,没有低于一两的。

    要是荷包不鼓,别想踏入。

    不然一不小心就出不去了。

    江福宝几人坐在四楼的一个包间里,这个包间朝南,窗户外还有一个长廊,站在长廊上能俯瞰整个江南夜景。

    简直美极了。

    坐在桌边的孟不咎点了八道菜,江福宝默默的算了算,顿时吓了一跳。

    好家伙,竟然要三十两。

    一顿饭,把普通百姓十几年的嚼用都吃光了。

    这还只是他们这一桌一顿花的钱,酒楼共四层,每层都有六个包间,以及十六散桌。

    她都不敢想象一天能赚多少。

    江福宝连啧了两声。

    她原以为自家的铺子赚的够多了。

    比起这酒楼,自家赚的那三瓜两枣简直像臭要饭的。

    怪不得这酒楼的装修如此豪华呢,原来是用银子堆出来的!

    “福宝冷吗?冷我就把窗户关上。”包间的窗户和门都是开着的。

    孟不咎见她发愣,以为她是冻着了。

    “不冷,我去廊上看看夜景。”江福宝想吹吹冷风清醒一下。

    幸亏她不缺钱,不然吃完这一顿饭,她都觉得活着没意思了。

    累死累活一辈子比不上人家一天赚的。

    站在连廊上,夜晚的寒风向她袭来,又穿过她的脸颊。

    刺骨的冷。

    加上身处四楼,感受的风,都比底下要强烈些。

    眼前正是她昨天游逛的地方,灯笼星星点点洒落在各处,最常见的莫过于红色黄色的灯笼。

    天虽冷,逛街的人却一点也不少,狭窄的街道巷子挤满了人,密密麻麻像蚂蚁一样缓缓移动。

    江福宝只能看到他们的脑袋。

    江南城的房子街道都被河流划成一块一块的,有点像站在高山看底下的农田,河上时不时的就划过一条船。

    等船过去,河边的几个女娘嬉笑着放下河灯,两不耽误。

    江福宝的耳朵里除了风声,还有街道上的叫卖声,和找孩子的呼喊声,以及酒楼里的琴音曲音。

    不年不节的江南城竟然比过年时的连山镇还要热闹。

    平日里这个时辰,她都吃完晚饭准备洗漱了。

    哪有什么夜生活啊。

    不过,她还是喜欢连山镇。

    因为那里是她的家,有把她当掌心宝疼宠的阿奶爷爷,有爱哭的爹爹和平日里故作严厉其实心很软的娘亲,家里所有人都对她很好。

    原本她还想着,以后赚到钱了,在江南城买个宅子,经常来这里住住,可冷风一吹,江福宝打消了这个想法。

    阿奶和爷爷年纪大了,这里的人寿元又很短。

    她还是想陪在爷爷阿奶的身边,就算再来江南城游玩,她也要带上家里人。

    浮躁的心,突然安定下来。

    人也清醒了许多。

    江福宝双手冻得有些发冷,就在她转身准备进去时,孟不咎站在她的身后,他脱下自已的外衣,披在江福宝的身上,好奇的问道:“福宝,你在看什么呢,想去

    “不咎哥哥,我不冷,你快穿上。”江福宝赶紧脱下来,却被孟不咎按住。

    “外头这么冷,你站到现在,瞧瞧,脸都冻红了,染上风寒就不好了,我要是没照顾好你,等回去,怎么跟你阿奶交代?出发时,我可是跟你二哥发过誓的,我答应他,要照顾好你,福宝听话,穿厚点再看景,哥哥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