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元前364年,魏惠王迁都大梁;

    孙膑此人主要在齐威王、齐宣王时期出现,大致在公元前356年至前301年间;

    商鞅变法也是从公元前356年开始。

    只要这里不是魏国,只要这里不是大梁……

    秦昭挪来案几,横着贴放在靠近孙膑那头的床边。搬走陶锅和医用托盘,举着杯子在案上蘸水写字。

    孙膑侧头一观,指着地上点头,顺便纠正她的读音。

    “魏。”

    她心凉一截,忐忑地在桌上又画了两个字。

    他笑笑,指着室外教她发声。

    “大梁。”

    秦昭手指僵硬,踟蹰着在桌上又落下几个水字。

    “秦,嬴师隰?”

    孙膑见字一怔。看秦昭脸上没有冒犯之色,便知她并非出于不敬,只是某些东西早已化作习惯。

    这般习以为常,就更令人惊讶了。

    他摇摇头,擦掉秦国前国君的名字,在后面蘸水填补,便成这样一句话:

    “秦、献公,于去年薨。”

    淦——

    来自千载后世的咒骂终于忍不住,此刻在战国时期魏国国都一间不起眼的小屋响起。

    孙膑眨眨眼,望着脸色不太好的秦昭,终是压下疑惑,没有追问她“淦”是什么意思。

    嬴渠梁继位是在其父去世的第二年。

    现在是公元前361年。

    而她恰巧在孙膑和庞涓的结仇地,自然而然地救了个少见的伤残人士……

    虽然合算一下,孙膑在魏国流亡个五年再入齐也算合理,但这也太长了吧!

    人能有几个五年挥霍?尤其身处人均寿命三十来岁的战国。

    秦昭看着淡然若常的青年,他不像运筹帷幄的军师,干净得和沉迷学术研究的学者一样。

    她用衣袖擦掉案上的水字,不死心地接着写下字句。

    “兵者,国之大事。”

    孙膑的眼神变了。

    落在背上的目光令秦昭倍感压力。她咬唇,在密不透风的威压里坚持写完这段话。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原来人的气势真的可以做到不怒自威……只是先前的他,并未用这一面待她而已。

    秦昭终于抬起头。在她觉得他不像时,孙膑所有的反应都在说是。

    《孙子兵法·计篇》。在这个知识和传承无比珍贵的时代,是只有“孙膑”本人才知道的东西。

    她似乎不用等他再有其他动作了。

    秦昭有些后怕,若是孙膑怀疑她的目的是兵法,好不容易建立的信任崩塌又该怎么办。

    要给他当场表演默写全文吗?

    救命,就算脑子里可以查篆书字典,一边翻原文一边写篆体,她一定会吐魂的!

    身上的压迫变轻了。

    秦昭小心翼翼地与孙膑对视。虽然他神色清冷,但那些锋利确实全部收起来了。

    “昭。豆。”

    她听见自己的名字,却不知道后一个音是什么意思。

    孙膑叹气,指向她手里盛水的器皿。

    原来这玩意儿叫豆。

    古人审美意识超前,这活脱脱是华夏版高脚杯。

    她把豆递过去。意识到他侧身要写字,连忙拿起袖子匆匆把案几擦干。

    孙膑有些无奈。

    他沾着水,没有停顿地在上面默书。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孙膑只写了这一句,秦昭便明白这是他在跟她摊牌。

    他没有不信她,甚至把更珍贵的信任又交了出来。

    秦昭有些眼热。

    孙膑伸手,把案几又让给她。

    试探、信任和验证,一个回环。

    她不愿辜负。即使写得慢,她也将这一段补完。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足够了。

    孙膑看她的目光彻底软了下来,甚至有些零碎的闪光。

    秦昭心里被内疚填满。

    “昭,从何处习得我祖父的兵书?”

    她不禁苦笑,这个问题要怎么回答。

    毕竟在二十一世纪,随便一间小小的书店,都能看到各种版本的《孙子兵法》。

    甚至有心搜寻,连真正意义上的“外语”本都能找到。

    该说是从某个亲戚充门面的书架上翻到的?还是要说从某个在图书馆睡觉的学生头上拿下的?

    “罢了,我不问。除了我,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秦昭连忙拼命点头。

    这是你家的兵书,只有你能决定谁能看——这书危险,至少在魏国大梁,在庞涓眼皮子底下,非常危险。

    孙膑没有深究,写在案几上的字也是为她的安危着想。

    秦昭心理更愧疚了,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出现对他而言究竟是好是坏。

    如果没有她,他也会被黑袍人带走。

    秦昭脑中闪回当晚的细节,发现无论是死去的少女还是墙上的黑袍人,都是冲着孙膑来的。

    ——有人一直在策划营救他。

    不碰上她,孙膑即使得不到最及时的救治,也不会被扔在这间院子里无人问津。而对战国一窍不通的自己,此刻角色转换,大概是负担。

    谁会为孙膑谋划这些呢?只有齐国吧。秦昭有些慌,不会她的介入,让孙膑不得不在魏国蹉跎了五年才逃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