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7b3小说网 > > 女帝的年下卿卿 > 第131章
    文昭顿觉尴尬,僵着脖子讪笑一声,偷摸伸出纤长的指尖把拍在桌案上的栗子捡了回来,握住食箸四下打量菜色,语气里满是讨好:

    母亲您吃菜,今日御厨烧菜的手艺不错,女儿要多用些,饿了半日身子乏累的很。

    齐太后悠然起身离席:你慢慢吃。底细抖搂干净,又捏了马脚在手的人,最是好用。把你的玲珑心思花在朝事上,别给你亲娘用。累了,吾先去歇一会儿。

    文昭吃瘪,无奈抿了抿嘴,复又搁下了装模做样握着的食箸,起身吩咐槐夏:把云葳叫来,带回宣和殿去,着人传膳。

    她忍不住腹诽,齐太后这个老母亲当真是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地激将,让她带着云葳回宫去用晚膳。

    若说齐太后对云葳没有爱怜之意,文昭才不信。

    只是她实在不知,云葳几时这般讨喜了。

    槐夏推门入佛堂的时候,云葳正蔫巴巴闷头研着墨块,暗自叫苦不迭。

    云葳揣测,文昭把她扣留此处,约莫就是为了阻隔她捕获外间的风声,让她一无所知,好能自乱阵脚,惊慌熬不住定会不打自招。

    至于抄经,纯粹是存心磋磨。

    云侯,回去了。

    槐夏望着那哀怨的背影抿唇浅笑,话音柔和:陛下着人在宣和殿备了晚膳,您快着些吧。

    第60章 撩拨

    月朗星稀, 春风入怀。

    文昭先一步回了宣和殿,孤身绕去大殿北侧的墙角下,那儿有颗满树芬芳胜雪的玉兰,傲然凌月, 独对晚庭柔。

    她敛了冗长的裙摆, 淡然地支起小臂, 斜倚雕栏北望。

    如此, 她便可轻而易举地瞧见自坤宁殿归来的云葳,顺着黄昏回廊走近时, 一路上究竟会顶着怎样变幻莫测的表情。

    跟随槐夏快步走于回廊下的云葳, 对墙角幽深处的视线毫无觉察,脸上满是意欲迎敌的拘谨,垂落于地的视线虚离沉静, 让人一看便知, 她正聚精会神的盘算着事情。

    文昭的一双晶眸似倦非倦, 觑眼遥遥观瞧着战战兢兢,连脚步都透着虚浮的姑娘,脑海里的思绪翻涌不休。

    如何安置、如何对待云葳, 令她分外纠结。

    二八年华的少女,门第干系相府与军侯,自身竟还背负了诸多隐晦,换做寻常帝王考量,巴不得将其废作庶人,赶得远远的,眼不见心不烦。

    回忆里闪过多年前初见的画面, 文昭幡然醒悟,她本以为自己最初强留云葳在侧, 只是出于谋算的考量。

    可今时回想,那年决定自余杭带她走时,只是心中欣赏后生的好感作祟,并非起始于存心利用。

    这些年,她不过是在借利用云葳牵制朝堂的说辞自我麻痹,以期逃避真实的心境,将禁忌情愫与跳脱行径的罪恶感压于心底罢了。

    秋宁绕着大殿四下寻觅良久,终于在阴暗的角落里寻见了沉溺于自身思绪的文昭。

    陛下,晚膳备好了。

    秋宁话音轻柔,似东风漫过耳畔。

    朕忽而想起,你与朕同龄。

    文昭缓缓起身,视线挪去了满树瓣羽间,迎着一丝洒落的轻柔月影,她温声笑问:有过心仪的人么?朕不该自私留你在侧,耽搁了你。

    一席话过耳,令秋宁深感意外,她倏地羞红了脸,别过脑袋搪塞:

    婢子没想过这些事,自幼与您在一处,这辈子只求您不赶,留在您身边守着您便足矣。

    文昭抿着嘴角嫣然一笑,抬手抚过她的肩头,一言未发转了身子,自后门入了大殿。

    云葳正诚惶诚恐的凝视着殿内地砖的缝隙与烛火的倒影,生怕文昭这鬼影突兀的窜出来磋磨她。

    文昭立在廊柱后端详云葳半晌,余光瞥了眼桌上的吃食,招手示意罗喜近前,与人附耳低语:

    备些清甜的汤羹糕饼和水果来。

    内侍监罗喜眼底闪过一丝诧异,陛下不喜甜食,膳房送给文昭的点心大都是单独制作的。

    今日文昭竟主动要了甜食,好生奇怪。

    不多时,一行侍从端了各色果盘点心入内,桌案上碗碟交错,吃食花样繁多,摆了个满满当当。

    立在殿内候了半晌,文昭却不知去向,云葳心底发毛。

    她余光偷摸四下扫视了一圈,蹑手蹑脚的,意图退去殿外。

    又犯病了?

    文昭气定神闲,幽幽自廊柱旁的垂帘后踱步出来,清冷的话音响起的刹那,惊得云葳身形一颤,定在原地不敢动了。

    臣参

    朕的威胁恐吓你全然不放在心上,现下却装得谨小慎微,累么?

    文昭凝眸望着她几欲俯身行礼的怯懦模样,索性打断了她的话音:过来入座。

    云葳心间一颤,她自问伪装多年,演技可谓天衣无缝,不知是何处出了纰漏,竟被文昭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