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7b3小说网 > 网游小说 > 扶明录 > 第1734章 年终总结
    大明帝都北京城。

    风雪漫天。

    这场雪已经断断续续下了十几天了,从年前就稀稀拉拉的飘着,除夕那晚下的特别大,一夜过后江山银装素裹,积雪及膝,而后不止。

    老话说瑞雪兆丰年,这场连续十余天的大雪可以缓解开春后的干旱,但却都民生造成极大的麻烦,很多人畜会因此而丧命,比如冻死。

    冷,今年出奇的冷。

    虽然每年都是这么冷,但老百姓还是觉得今年又更冷了一些,也有人断定今年被冻死的人会多些,因为往年京城没有那么多的难民。

    然而事实上按照比例来说,京城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冻死现象,朝廷在严寒来临之前就难民做好了过冬准备。

    先前因为李自成东征以及鞑子入关,导致数万难民涌进北京城,当时将整个帝都挤得水泄不通屎尿遍地,使得疫情加重,每天能死上百人。

    后来朝廷采取常宇建议,隔离!

    难民禁止入内城,接触过鼠疫病人的人群拉到城西庄园里隔离,而后全城大清洁,大消毒,修建公厕,垃圾站等,加上冬天来临鼠疫爆发的势头终于被控制了些。

    然而这些滞留的难民却成了朝廷燃眉之重,不过很快城西兵工所,军医院,以及皇家学堂开工分流兵安置了部分难民,再之后通州农场及移民,还有八达通招工又分流一部分,再除去一部分返乡的,留在京城仅余数千老弱病残。

    而这些人朝廷也并没有任其自生自灭,确切说是皇家和常宇及少数有良知的官员及豪绅尽最大努力伸出援手,哪怕是在大饥荒的那段时期,依然从牙缝里挤出些粮米设粥铺,使得他们每天还能喝上一晚稀粥吊命不至于被饿死,最终大部分人都撑到了土豆和地瓜成熟,加上从南方源源不断运来的救济粮,虽还不能保证每天吃饱饭,但饿死的可能性也不大了。

    只是,刚解决肚子问题,严寒就来了。

    这时候的冬天有多冷呢,来看看专家的数据,都知道明末处于小冰河时期,但很多人不知道小冰河时期到底有多长时间。

    确切说从元朝到清末都属于小冰河时期,只是明末那会,也就是1580年-1644是最鼎盛最严寒的时期,是在一千年里最冷的,在一年里排第二,在一百万年里6-7位,是人类进入文明历史里最冷的时期。

    也就是倒霉的崇祯帝所处的这个时期。

    这种寒冷的冬天每年都会有不少贫困的百姓被冻死,至于流浪街头的乞丐难民被冻死更是见怪不怪了,不过呢,虽然今年的天好像又更冷了些,但对难民来说条件却反而好了些。

    在滞留京城的这数个月,难民在城外或外城内的空地形成了几个聚集地,也就是所谓的难民营,这些难民取木材杂物搭棚建了临时的家,而后在入冬前,朝廷也又在这些地方搭建了十余个大草棚,又长又宽像极了后世的蔬菜棚,每个可容百余人。

    然后在这些草棚里支了几个炉子,烧炭取暖又可烧水做饭,寒冬来时亦可躲避风雪。

    这些取暖的炭来自山西的晋王和大同的代王的煤矿,当然不是他们无偿提供给难民的,而是朝廷拨的专项款,如今朝廷每况日下,在国库捉襟见肘如此窘迫之下还能如此顾及难民百姓,实在令人难以想象,当然这背后都是常宇咬牙顶着上去的。

    这些在往年都是想都不敢想的,若在往年,这些滞留在京城的难民十之八九不被饿死也要被冻死了。

    但,就在今年朝廷最无力的时候,京城难民及贫民百姓并没有如常人所料那般,冻死无数,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然而这也仅仅是京城。

    朝廷此时能力也仅仅能维持天子脚下这一亩三分地,别处呢?

    不说其他,便说除了京城之外的京畿之地,饥荒之下的寒冬可以想象有多少人要冻死或者饿死了。然而朝廷虽有心却真的无力了。

    就在严寒之中迎来了最新的一年。

    过年是一件大事,不管这一年有多苦多难,老百姓穷也好富也好,但在过年的这几天都要布置的喜气洋洋期盼着下一个好年头,

    百姓如此,皇家更是要大张旗鼓布置,然而又一个令人意外的时候,皇家今年一切从简,拒绝铺张浪费,拒绝大办特办,连祭祀社稷的规格都比往年小了许多。

    皇家此举百姓及官员皆可理解,如今国库空虚无力搞那种粉饰太平盛世,加上崇祯帝本也是节俭的性子,假若真搞了那一套,可以想得到满朝都是骂声。

    对于崇祯帝来说这个年过的非常有意义。

    劫后余生!

    他清楚的知道,若非常宇的横空出世若非太子的神仙托梦,若非自己歇斯底里最后的疯狂,他朱家的大明朝在去年初亡国了。

    所以能这个年过的特别庆幸,也特别的珍惜。

    劫后余生是一种难以表达的感觉,除夕之夜皇宫里虽也是张灯结彩,宫女和太监们热热闹闹,但乾清宫里就是简简单单的一桌席,皇帝一家人十几口子心怀感恩之情吃了个年夜饭。

    他们心里头都有一个非常感恩的人,但没人说出来。

    那个人还在为他朱家奔波着,即使在这个除夕夜。

    都是过年,富有富的过法,穷有穷的乐呵,皇帝一家过的平平淡淡,京城里万家灯火有人欢喜有人愁,当然欢喜的多是富贵人家,但未必是官员。

    因为这个年朝臣没有一个过的安心的且极为尴尬,甚至有些恶心,像吃了苍蝇的那种。

    是被自己恶心的。

    或者说被崇祯帝那句话给伤到的。

    还要从年前说起,云南叛乱传到京城后,崇祯帝和常宇研判军情推测出一个危险的后果,而后常宇秘密前往云南,这边崇祯帝则同内阁大佬再议此时,而后就拿到朝堂上扯皮去了。

    朝堂之上水浑水深,且从来不是一条心。

    都知道事态严重性,却还在扯皮,比如遣谁去?

    谁都不想去,跋山涉水路途之苦且不说,到了那未必就能解决问题反而还有生命危险,一旦无功最轻的还会连累身后的派系,所以都咬着牙争破脸想要对头的人去。

    从如何不将事态严重化的前提下温和解决云南叛乱的之事,到派谁去,这事撕逼了一个多月!

    崇祯帝也不催也不及,每天上朝例行问了句后便见话题转移到其他议题上,这让诸臣偷偷松口气然后继续撕逼,最终几个派系达成一致,各自出一人,前往云南督办平叛事宜。

    派出去的人走了十天尚未过江时,八百里急报送到京城,崇祯帝看了便让王晨恩在早朝时当着百官读了,百官顿时骇然且羞愧无比。

    这月余不见踪迹的东厂大太监竟然已去了云南,激战解围昆明城,分兵逐个击破沙定洲和吾必奎!而且之前云南发急报说的只是吾必奎叛乱,怎么沙定洲也……

    一切都在那太监的推测和意料之中!

    且也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仅仅二十多天就将两个土司叛乱平掉了!

    再看看自己等人在朝堂上的所为……

    崇祯帝看着满朝文武,就直说了一句,丑态百出,厚颜无耻。

    那鄙夷的眼神不屑的神情,让百官相隔大半个月都记忆犹新,据闻退朝之后,内阁收复李邦华在文渊阁内掩面直呼:羞愧难当!

    再之后的上朝,崇祯帝的表情里始终若隐若现露出那种鄙夷且厌恶的神情,让百官扎心且难堪,这个年也过的没了滋味。

    皇帝和东厂的那一巴掌打的实在太狠了,羞辱性太强!

    而很快东厂大太监率部南下,不辞劳苦跋山涉水去万里之外的云南平叛救火的消息就传遍的整个京城,本就逐渐洗白的东厂更得民心,人人称颂!

    要知道东厂的臭名昭著了几百年了,朝野之间没有不怕他们不骂他们不恨他们的,因为他们不光整治官员还欺压百姓,可自从常宇掌管东厂之后,风气大改,专心收拾勋贵官员,但对百姓则无扰,古往今来老百姓都有仇富心态,见东厂收拾那些贪官污吏权贵们心里就痛快的很,所以逐渐在百姓中有了口碑,加之后来常宇的战功赫赫,东厂一天比一天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