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7b3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二战全景纪实 > 第183章
    1943年11月1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率领文武高官离开华盛顿,先到弗吉尼亚州的汉普顿港,乘坐美国新型战列舰“艾奥华”号,横渡大西洋,前往开罗和德黑兰,出席两个重要的盟国首脑会议。

    罗斯福一行的要员有政治顾问和好友霍普金斯、陆军参谋长马歇尔、陆军航空兵参谋长阿诺德、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总统私人参谋长李海(按英文发音应译为莱希)等等。

    在漂洋渡海的7天里,参谋长们在舰上进行了某些极为重要的讨论,以便对各种麻烦问题加以预计和做好准备。

    特别是针对丘吉尔可能在第二战场问题上又耍花招,他们需要事先统一认识,届时好提出一致的反对意见。

    在讨论处理未来德国问题的方案时,总统也提出了明确的看法,他说:“美国必须占有德国西北部。

    我们可以使我们的军舰开进不来梅和汉堡这些港口,开进挪威和丹麦,我们必须到达柏林。

    苏联人可以占领柏林以东地区。

    美国必须占有柏林。”

    ”……我们尽量多用美国军队去占领德国……”

    “肯定会有一场争夺柏林的竞赛,我们要尽快地把美国军队开进柏林。”

    11月20日,“艾奥华”号到达阿尔及利亚的奥兰(现名瓦赫兰)。

    总统一行受到艾森豪威尔将军等人的欢迎,还见到了在这个战区服役的三个孩子,即埃利奥特和小富兰克林·罗斯福、罗伯特·霍普金斯。

    此后,罗斯福总统一行乘c—54型运输机飞往突尼斯,这架飞机取名为“圣牛”。

    第二天是星期日,他同艾森豪威尔巡视了突尼斯的战场。

    当天深夜,总统一行乘“圣牛”号专机飞往开罗,于22日上午顺利到达,准备同丘吉尔、蒋介石举行开罗会议。

    应罗斯福的邀请,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政治顾问王宠惠、主席府参军商震等一行,于11月18日离开重庆,经印度飞往开罗,于21日到达。

    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兼蒋介石的参谋长史迪威将军偕同其政治顾问约翰·戴维斯早一天飞抵开罗。

    8月份刚刚建立的东南亚战区司令蒙巴顿海军上将(英国人)也从印度飞往开罗与会。

    丘吉尔及其三军参谋长们一行于11月12日乘“威名”号军舰从普利茅斯启程,越过比斯开湾,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17日到达马耳他岛。

    在这里,丘吉尔把两根“北非绶带”分别授予美将艾森豪威尔和英将亚历山大,以表彰他们在北非战役中的功勋。

    21日清晨,“威名”号开进亚历山大港。

    丘吉尔一行上岸后,立即乘飞机到达开罗金字塔附近的沙漠机场。

    第二天上午,他又来到这里迎接罗斯福总统一行。

    开罗会议期间,美、英、中三国首脑分别住在几座宽敞的别墅里,它们淹没在一片辽阔茂密的森林之中。

    整个森林区由一个旅的步兵保卫着,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戒备森严,形成了一个隔离区。

    森林周围有500多门高射炮对空戒备,以防德国飞机侵袭。

    开罗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两个问题:一为军事问题,即怎样把日本侵略者赶出缅甸?

    这本来是英国的事情,因为缅甸是它的殖民地;但中国渴望打通滇缅公路,以便取得美援;而美国希望打败日本,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所以这就变成了英、中、美三国的任务。

    ---------------

    10.会议桌上波诡云谲(6)

    ---------------

    第二个任务是通过蒋介石参加三大国首脑会议来确立中国的大国地位,这主要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意图。

    1943年11月23日开罗会议正式开会。

    罗斯福担任主席。

    他致欢迎词后,便请东南亚战区司令蒙巴顿海军上将发言。

    蒙巴顿提出缅甸作战方案,代号为“斗士”,共分四方面:1阿拉干方面:由英国第15军负责实施。[手机电子书网isuu.]

    该军先在吉大港(印度)集中,预定1944年1月15日攻入缅甸西部阿拉干地区,目的在于掩护吉大港和加尔各答之安全。

    2英帕尔方面:由英国第4军负责实施。

    预定1944年1月15日前出亲敦江(旧译更的宛河),2月15日渡江,3月中旬攻密支那,与中国新一军会师;再以伞兵一师占领英多,与利多方面的中国军队会师。

    3利多方面:由中国驻印军和云南远征军负责实施,于3月15日前出猛拱和密支那附近。

    4月以主力攻占八莫,另以一个师前出卡萨与英军会师;云南远征军则于3月15日前出龙陵、腾冲,4月进军八莫、腊戍,预定中英军于4月间可抵腊戍、八莫与卡萨一线。

    4美国突击队:预定于3月初以滑翔机降落于卡萨东南及八莫南侧的伊洛瓦底江南岸,向梅谋、腊戍中间地区活动,协助中国远征军作战。

    蒋介石全神贯注倾听蒙巴顿的发言,一位译员逐字逐句地为他翻译,宋美龄也在身旁不时地补充一些要点。

    蒋介石越听越觉得不是滋味。

    回想一个月以前蒙巴顿在重庆明明说得一清二楚,英国要用强大的海军舰队和空军从孟加拉湾发动攻势,实行南北夹击。

    现在到了开罗,蒙巴顿怎么把英国海军的进攻忘得一干二净?

    难道他们只想用中国军队去为英国收复缅甸吗?

    想到这些,蒋顿时怒火中烧,面有愠色。

    老谋深算的丘吉尔坐在蒙巴顿的左边,嘴里叼着雪茄,冷眼旁观,早已看出蒋介石的心绪。

    蒙巴顿话音刚落,丘吉尔马上发言。

    他说,由于意大利投降,英国现在已能抽调强大海军舰队去孟加拉湾使用。

    这支舰队将包括最新式乔治五世级战列舰2艘、重型战斗巡洋舰1艘、荣誉级15英吋口径炮战列舰3艘、大型航空母舰4艘、小型舰母10艘。

    他相信这支舰队必然超过敌人能派到孟加拉湾的任何海军舰队。

    盟国部队共有32万人,其中英军占18万,定可胜利。

    但丘吉尔的长篇大论也未具体谈到实施南北夹击的地点和日期。

    此时,蒋介石发言道:今天承丘吉尔首相告知海上使用舰艇的数目,至为欣慰……

    反攻缅甸胜利的关键,完全取决于海陆军能否同时配合。

    仅仅陆军集中,如海军未集中,仍无胜算把握……

    敌人在缅甸使用的兵力,可达10个师团,如不能截断其援路,则敌人力量尚可增加。

    我请罗总统和丘首相注意,敌人生死关头有三:一为缅甸,二为华北,三为东四省,可见缅战之重要;故陆海军同时集中,实有必要。

    就实质上讲,陆军集中之日期,应视海军集中之日期以为定。

    在这次首脑会议上,中、英两方只是各抒己见,并未做出决定。

    会后,三国幕僚又进行了多次会商,首脑们也进行了私下会谈、拜访。

    其间,蒋介石坚持两点:南北缅甸要同时发动进攻,水陆夹击;英军应进至缅甸中部重镇曼德勒。

    对于第一点,丘吉尔始终不肯明确表态;对于第二点,英方以运输机不足为由,坚不接受。

    中方另案要求加入美英参谋长联合委员会(c.c.s.)。

    马歇尔倾向于在讨论有关中国作战事务时,可邀请中国代表出席,但英方拒绝。

    于是蒋介石在25日下午拜访罗斯福,提到会议进行情况。

    罗斯福对于丘吉尔不愿使中国成为四大国之一的态度,深表不满。

    最后,他向蒋介石做出保证,只要缅甸北部陆上战事开始,缅甸南部海军必将同时采取行动。

    这样,蒋便接受了蒙巴顿方案,但又明确两点:1英国海军在孟加拉湾取得制海权;2缅甸南北同时对日军发动水陆两栖进攻。

    11月26日,美英参谋长联合委员会对蒙巴顿方案正式做出决议,主要内容是:1接受蒙巴顿在第一次首脑会议上所提方案;2蒋主席关于“1944年3月在缅甸发动水陆两栖战事”之意见,应予关注;3孟加拉湾,应于3月配置适当海军力量,以便利作战及掌握制海权……

    然而,盟国之间关于缅甸作战的争论和决定都是徒劳的,因为在几天以后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苏美英三国首脑决定1944年5月实施“霸王”作战计划,而美英大量军队在法国西北部登陆,痛击德寇;此外,还要在法国南部作牵制性进攻。

    这样,在美英全球战略中,缅甸的地位就微不足道了。

    所以在德黑兰会议后,罗斯福马上写信给蒋介石(12月7日):“经过同斯大林元帅会商后,我们将于今年晚春在欧洲有一场大战,可望在今年夏末结束对德战事。

    因是之故,遂使吾人不能供应足量登陆艇于孟加拉湾,实行两栖作战……”

    ---------------

    10.会议桌上波诡云谲(7)

    ---------------

    以上就是开罗会议关于反攻缅甸的决议以及在德黑兰会议之后对决议的否定。

    开罗会议有关政治问题的会谈主要是在罗斯福和蒋介石之间进行的。

    如前所述,此时美国对华政策的要旨是,保持中国继续抗战,确立中国的大国地位,以便在战后有一个亲美的中国,在远东可以监督日本,在北方可以抗衡苏联,在联合国中还可以牵制英国。

    所以11月23日晚上,罗斯福在宴请蒋介石夫妇之后,与蒋长谈。

    罗氏表示,中国应取得四大国之一的地位,平等参加四强机构,参与制定此类机构的一切决定。